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看了《紅樓夢》第53回,我堅定了回家過年的決心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作家馮驥才說:“除夕才是中國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。”


然而,年紀越大,越感覺年味越來越淡。

一想到回家的周折與花銷,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懼意。


有時候真想不明白,辛苦一年了,也沒攢下多少錢,為什麼還要大老遠回家過年?

直到最近我重讀《紅樓夢》,看到五十三回裡的場景,才真正明白了回家過年的意義。

大觀園裡的過年,從臘月二十九開始。

賈府上下,裡外灑掃,換門神、掛燈籠,貼對聯……准備吃食、美酒、賞錢。

各家各戶還要排好班,誰請客,誰請戲,誰回請,誰誰誰再回請。

平日裡不怎麼照面的親朋,除夕夜裡齊聚一堂,說說笑笑,好不熱鬧。

即便眾人心中各有愁苦,但在團聚的這一刻,也只感到幸福快樂。

這一年,時光匆匆,四季輪轉,我們就像陷入無盡的循環,沒有盡頭地操勞著。

好在還能回家過年,讓自己松口氣緩一緩,換個環境換個心情。

所有的焦慮憂愁,過年回一次家就好了。

1

最濃的年味

就藏在過年的熱鬧中

翻開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三回,那種忙年的熱鬧,撲面而來。

先說寧國府賈珍這邊。

他的首要任務是操辦祭祖事宜。

年近之時,別的不忙,他先開了祠堂,命人打掃,收拾供器,請神掛像。

兒子賈蓉,則緊趕慢趕地往宮裡跑,去領皇上春祭的恩賞。

這恩賞雖沒幾百兩銀子,但用賈珍的話說“哪怕用一萬兩銀子供祖宗,到底不如這個體面”。

所以一領到恩賞,賈珍就讓人把刺有“皇恩永錫”的口袋向宗祠大爐內焚了。

這邊剛忙完祭祖,寧府又要接待來交租的黑山村烏莊頭。


烏莊頭為寧府交上來兩三千銀子,和一堆“年貨”。

大鹿三十只、獐子五十只、豬羊上百頭,還有各類堅果、海鮮、五谷雜糧……

望著堆積如山的年貨,寧府上下這才安了心,過年就徹底不愁了。

正如我們也一樣,過年時總要各種買買買,囤積各種年貨,仿佛這才是年味。

其實,東西大家平日裡都不缺,但趕在年前買好,心裡也就踏實了。

等忙完祭祖、年貨,給家族子侄們發完錢,也就到臘月二十九了。

這天,才是過年的最高潮。

只見寧榮二府,都換了門神、對聯、掛牌,新油了桃符。


從大門、儀門、大廳、暖閣……直到正堂,一路掛著大紅燈籠,好似火龍一般。

而夜幕降臨後,各處佛堂,都焚上香,正房院內,設紙馬香供。

尤其是大觀園正門上,也挑著大明角燈,真是吉星高照。

再看看闔府上下的人,不管是老太太,寶玉黛玉,還是嬤嬤丫鬟,都打扮得花團錦簇。

接下來的年夜飯,更是各種珍饈美味齊上,美酒佳釀備足。

一片祥和中,人聲嘈雜,語笑喧闐,爆竹聲起,熱鬧非凡。

如今,咱們雖不及賈府奢華,但忙年的心情是一樣的。

有人一進臘月就坐不住了,剛過了小年,就開始炸丸子、蒸饅頭、做年糕;

有人早早開始打掃衛生,擦玻璃、換被褥、清理死角、處理雜物;

等除夕當天,我們也會早早起來,貼春聯、貼門神、把家裡布置得煥然一新。

《談談故鄉的年俗》中說:

“過年,是一件重大的事情,一進臘月門,大家就忙活起來了。送信的臘八粥,要命的關東糖,救命的煮餑餑……講究的人家還要在桌上水仙、迎春、臘梅……玉炬金英、雍容淵穆,真有過年的味兒。”

這年味,是忙出來,也是盼出來的。

每到歲末,濃濃年味就像一條魚線,勾著大家的心,令我們義無反顧地踏上回家的路。

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29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4 秒